本报北京9月18日电(记者张晓华)近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本次任务中的一颗卫星使用了全球首款卷式全柔性太阳翼。
太阳翼是卫星的“能源担当”,没有它们捕捉太阳能,卫星的各类设备便难以运转。全柔性太阳翼的基板以及电池片全部为柔性,采用轻质、可卷绕、高展收比设计,解决了传统刚性太阳翼体积大、重量大、展开复杂度高等问题,并较半柔性太阳翼进一步提高了重量和体积收纳比。
“它就像一幅能在太空展开的长幅画卷。”银河航天太阳翼设计师吴思杰介绍,这款太阳翼展开后的面积堪比一间标准会议室,足以为卫星提供大功率能源。在发射时,它被紧紧卷成同保温杯差不多大小的卷轴,贴在卫星主体两侧。这种“收缩自如”的特性,不仅大幅减少了太阳翼对卫星体积和重量的占用,还能适配多星堆叠发射模式,显著降低航天任务成本。
要把一间“会议室”卷成“保温杯”,需要打通多少技术难关?银河航天电池电路技术总监陈萌炯介绍,全柔性太阳翼的电池电路需要在极端温差、强辐射的太空环境中稳定工作,展开机构更是要实现“零误差”的受控运作,而这两项核心技术在全球范围内都没有成熟经验可借鉴。为了让太阳翼既“软得下来”又能“撑得起来”,技术团队成功突破电池电路柔性化、机构精准展开等关键技术,让这款“中国造”全柔性太阳翼具备太空应用能力。
卫星互联网建设的推进,对卫星的能源供应、发射效率提出更高要求。全柔性太阳翼的出现,解决了“大功率需求”与“轻量化设计”之间的矛盾,未来有望成为各类卫星的“标配翅膀”。陈萌炯表示,接下来,团队将持续优化全柔性太阳翼技术,进一步提升能量密度和可靠性,为构建更高效、更经济的卫星互联网星座奠定基础。
责编:袁敏
一审:袁敏
二审:蒲书琴
三审:彭慧娟
来源:光明日报
时政微观察丨为亚太和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深刻揭示新时代发展规律——习近平经济思想引领新时代经济工作述评之二
全球妇女峰会主席声明(全文)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领航强军,从胜利走向胜利——习近平主席检阅抗战胜利纪念日阅兵受阅部队侧记
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汇聚信心和力量
时政微视频丨习近平心中的“上合家园”
金色相框|习近平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